“氢气易燃易爆?这个说法不准确!它需要严格的浓度条件——这就是著名的‘爆炸极限’(Flammability Limits/ Explosion Limits)。
1. “爆炸极限”的概念。
爆炸极限(Explosion Limits):指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形成可爆炸混合物的浓度范围边界值。
·下限(LEL):燃烧所需最低浓度 → 低于此值:太稀,烧不起来
·上限(UEL):燃烧最高容忍浓度 → 高于此值:太浓,缺氧无法燃爆
示例:氢气的爆炸极限为 4%~75%(体积比)
▸ 浓度<4%:过稀,点火只冒火星不爆炸
▸ 4%-75%:遇火花即剧烈爆炸
▸ >75%:过浓,仅缓慢燃烧
2.氢气爆炸极限:非常宽!4% - 75% (体积比)。
3.对比:甲烷(天然气主要成分):5% - 15%,汽油蒸气:1.4% - 7.6%。
4.解读安全关键:
①下限低(4%):更容易达到可燃浓度,泄漏后危险区域形成更快。
②上限高(75%):极高浓度也危险,但范围宽也意味着它很难完全排空到安全状态?其实不是,关键在于控制浓度在4%以下。
结论:宽爆炸极限确实意味着泄漏后达到危险浓度的“机会窗口”更大,所以防止泄漏和控制通风至关重要!
安全连接:“了解爆炸极限不是为了吓人,而是让我们明白:有效的通风系统和快速响应(检测+处理)的规程,能将氢气浓度严格控制在安全阈值(4%以下),就能极大降低风险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