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十年,我一直在写历史,从两晋南北朝一直写到了隋唐。
在写作过程中,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——在这段历史中,某些姓氏可谓是人才辈出,比如“裴”姓、“韦”姓、“崔”姓、“卢”姓……
这些姓氏在如今似乎谈不上是大姓,人口也不算太多,可在从汉末到唐末的七百多年时间里,却出了非常多的著名人物,而到了宋朝以后,这些姓氏的影响力似乎就大不如前了。
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,其实跟时代有关。
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门阀贵族当道的时代,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,这一制度由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陈群所提出并实施,正是这一制度导致了那段时间阶层的固化,豪门贵族充斥朝廷,普通百姓前途渺茫,这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: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。
而之后的隋唐虽然取消了九品中正制,改用科举制来选官,但那时科举制还不十分完善,通过门荫入仕依然非常普遍,比如晚唐名相李德裕就是凭借门荫进入的仕途,因此,在隋唐时期,不少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依然非常大。
当然,总体来说,这一时期比起魏晋南北朝,世家大族的势力已经有些衰退了,而在经过黄巢以及五代十国的扫荡,加上科举制的日益成熟,到了北宋,这些世家大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——在之后的史书上,“裴”、“崔”等姓氏的名人已经很难再看到了。
可见,中国古代的世家大族发源于两汉,兴盛于魏晋南北朝,延续到隋唐,最终消亡于唐末的乱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